2010年3月23日星期二

价格定锚与通货膨胀

价格定锚与通货膨胀
线装情结:
2010/03/10 3:18:41 PM

■温任平

就大马的情况来看,继米、糖、猪肉的价格上涨,政府如果调高油价与电费,不啻在通货膨胀的势头上火上加油——

彭亨关丹某咖啡店蛤蛋炒粉,每碟要价4令吉,新闻于新年前两周见报。我喜欢蛤蛋炒粿条加芽菜韭菜,就是不要腊肠片与那两只虾,这些年来我“追踪”蛤蛋炒粉的“定锚价”(anchoring price):1989年我前来吉隆坡尊孔国中教书,每碟价钱1.80令吉,1990年农历新年,首都的炒粉档把价格推上去2令吉,元宵节过后,许多在春节期间短暂涨价的食物商品都调回原位,但蛤蛋粉却被“定锚”(anchored)在2令吉,不仅不往下调,而且逐年(或每隔2年)起个两、三角。2009每碟蛤蛋粉在3令吉到3.80令吉浮沉,离开吉隆坡偏远一些的郊区便宜些,市中心也没跨过3.80令吉的临界,把每碟蛤蛋粉定锚在4令吉是2010年正月的事。

价格继续往上攀升

消费人可以预期的是,蛤蛋炒粉在4令吉如果“定位”成功,价格会继续往上攀升。吉隆坡这地方很奇怪,即使消费人告知炒粉档司厨“免腊肠免虾”价格仍可保持不变,不像怡保的炒粉因佐料减少价钱跟着下调。一碟炒粉的本钱大约1令吉。从心理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价格的决定是“任意的”(arbitrary),它的效应是其他粉档亦继之涨价,让价格吃定在4令吉,这便是造成“任意的连贯性”(arbitrary coherence)。在国家经济衰退,失业人口日增的今天,这种行径近乎趁火打劫。蛤蛋炒粉不是孤立的事例,从蔬果、鱼虾,到饮品、肉类的价格都以这种定锚法一级一级攀高。

根据伦敦经济学派的澳州籍经济学家菲立斯(A.W. Philips)的研究(他的菲立斯曲线与高斯曲线一样无人不晓):当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自然下降,理由简单不过,失业使大众消费需求萎缩,各类商品在乏人问津之下,价格必然下调。今日大马的失业率高企,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者比比皆是,目前这种价格腾升,也即是经济学所谓的“通货膨胀”,岂非十分搞笑?读者只要把我上述文字重阅一遍,即不难领悟当前的通货膨胀蕴含许多的“人为性”(artificiality)。是商家在作怪,是炒家在搞鬼,当你以消费人身分向他们质询,他们会告诉你:“白糖每公斤涨了20仙,面包每个涨了30仙……你不知道的咩?”读者诸君可以不必理会这种“别人起价我也起价”的邪恶逻辑,笔者要读者留意的“定锚法”,价格是任意,却有“烙印”(imprint)的作用。往后我们面对4令吉或比以4令吉起始的蛤蛋炒粉,“任意连贯性”的效应使我们觉得价格虽然离谱一些,也还算“在情理中”,消费人的批判与维护自身权益的精神自动瓦解。

失控通膨后果可怕

但在失业率高涨,上班一族工作重担多了,薪酬却不涨的情况下,各行各业这种互相推抬物价的行为,必然造成钞票实质贬值,通货膨胀的后果就是货币贬值,但这种经济行为的“非理性” (irrationalily)不仅限于马来西亚,许多国家都如此,贬了值的钞票数目虽然多了,它的购买力却缩水了。50年前的一碟蛤蛋炒粉是4毛钱,2010年的今天售价4令吉。里根总统时期的联储局主席沃柯尔(Paul Volcker)在彭博通讯指出今日的1美元其购买力是1960年的15分。大家都能认同克鲁曼(Paul Krugman)的看法,适度的通货膨胀有拉高经济的效应,如野马般失控的通膨的后果却是灾难性的。克鲁曼就凯因斯理论作出补充,失业率高,经济不景,需求萎缩之际仍会出现通膨,是社会大众“对于通膨的预期”造成的,克鲁曼把这现象称为“自我应验的恐慌”(self-validating panic)。

就大马的情况来看,继米、糖、猪肉的价格上涨,政府如果调高油价与电费,不啻在通货膨胀的势头上火上加油。应对通膨,政府的干预或阻遏手段是提高银行利率,国行上周已宣布将隔夜政策利率上调0.25%e至2.25%之后,这对股市、楼市、汽车工业与要向银行借贷的大小企业都是个坏消息。至于银行存款会否如市场预期也加息0.25%或0.50%,接着消费人就会少吃几碟昂贵的蛤蛋炒粉,把节省下来的钱存放到银行去,那是连经济学家也调查不出来的田野案例(能调查出来相信会很有趣),我这个唯恐天下会乱的写作人当然也无从揣测。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