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7日星期五

赚钱趁早再议

赚钱趁早再议
2009/06/29
装情结:

●温任平


我对“赚钱要趁早”这个行动指导原则,并无否定之意。但我希望有这种雄心的人要有心理准备:一是不要因为过劳而赔掉了健康,勤奋是美德,搏命是愚昧——
拙文《35岁退休的鸿图大计》(<商余>8.6.2009),引起好些回响。周晓玲小姐以春夏秋冬的季节秩序与人的生命阶段作一平行比较:春天播种,秋天收成,应合大自然定律。35岁的炎夏便收割禾青,似乎早了些。她同意我的看法,用秋收冬藏的生态规律,为我的见解作了很好的补充,使我受益良多。

另一位教工商管理的戴芬妮博士却不同意我的意见。工作拼搏以不损害健康为原则,“赚钱要趁早”实无可厚非。把话掉回来说,如果赚钱不趁早,难道要到年过耳顺古稀之年才匆匆上路吗?与其年老力衰,心有余而力不足,何不在25到35岁体力精力都充沛的阶段大干一番,事半功倍!

全心全意追求新生活
她告诉我她的长子是机长,也有35岁就退下来的打算。现在的打拼是辛苦些,但不少从事电讯业、科
技业、金融业的新新人类,所谓generation Y何尝不殚精竭虑,工作负担超过一般上班族的负荷?先苦
后甜,先博杀然后“享福”,这样的思维模式,对还是错呢?她的机长儿子准备休养生息10年,在45岁
东山再起,做别的工作,向过去说再见,向未来挑战,过另外一种新生活。全球首富的比尔盖茨从微软
的最前线退下来,全心全意与他的太太联手经营慈善事业,便是追寻另一种新生活,追求另一种价值的
实际行动,虽然比尔盖茨未能在35岁的少壮之年从微软退场。

这儿可能要讨论一下财富的累积形态。在过去,人们含辛茹苦把工作换取到的薪酬,把做生意赚到的钱,
每月储蓄起来,积少成多,费时旷日,优点是稳打稳扎,每个月的银行账户款项都在增加。不过银行利
率毕竟不高,要拿出来投资可以赚钱也可能亏蚀。银行提供借贷加强银行存户的投资意愿,这是上班族
以及预备在适当时候出来创业的上班族的普遍想望。这些人没有多少个能在35岁退休的,除非是中了
彩票,手上多了一笔横财才有可能迅速发富。能够在35岁退役的人,要嘛,身兼数职,搏命赚钱,甚
至把健康也赔上了;要嘛,靠创意求财。

社会企业宝贵资源
我去过一趟北京中关村,与多位30至40岁的有钱知识分子见面,他们被称为“知识富翁”。这是一个
知识密集的时代,“知识工人”(knowledge workers)是社会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也是经济发展最重要
的动力。我想在这儿提醒读者的是,“集成”(integration),“合成”(synthesis)甚至“混成”
(mix and match)也是创新。

过去作为第一笔投资款项的储蓄是辛勤劳动的成果,其累积过程是线性的,而今日却是非线性甚至是
脱轨型、飞跃性的。脱轨型财富累积与飞跃性的财富暴增都是“博彩经济”(Casino economy)的成果,
其中有许多投机的赌博的成分。从亚当史密斯到马克思的多劳多得的概念,在全球化、经济自由主义化的
今天,受到挑战与颠覆,当前急功近利的牟利方式是在股市里找门路,等贴士,然后下重注,几趟下来
,自己的财富就翻了几翻。另一种方式是把一份计划书呈交给银行,然后向后者借贷,计划行得通,
公司赚钱当然可按月还钱给银行,一旦投资或投机失误,则申请破产保护或由有关方面清盘。

拥有百多年历史的金融机构雷曼兄弟会崩盘,是因为它与美国其他3大投资银行一样发明了许多金融
衍生产品,它提供的杠杆比率高达40倍。有1万美元,你可向银行借40万美元,次贷及其他金融产品
只要涨2.5%,公司就能赚一倍,但这类金融衍生产品一旦下跌微小的1%,公司马上就出血,亏掉40%。
不少金融新贵从2000年一直赚到2006年,美国房地产飙升了80%,这些人如果及时抽身而退,身家有
数亿,自然可以35岁退休,甚至可以坐在轮椅吃到老。

投机性愈强,赚钱的机会愈大,所谓高风险高回酬。这些30多岁的少壮派如果尚未成家,没有家庭
的负担,或许(这儿不讨论道德不道德的问题)可以如此破釜沉舟,孤注一掷,因为“过得海就是神
仙”(俗谚)。如果全部亏掉,倾家荡产,30岁前后那时才遵循孔子遗训“而立”一番亦可,当然一切
都得从零做起,因单身汉不必养小活老。

在美国可以申请福利金,每月拿个数百元勉强过活。在大马,30岁身强力壮,只要当事人肯放下身段,
从卖手机到捧盘子到做外劳才肯做的蓝领工作,养活自己一个人并不难。捱过了困难时期,说不定20
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君不见好些破产的人几年后又在企业界再展雄风?

我对“赚钱要趁早”这个行动指导原则,并无否定之意。但我希望有这种雄心的人要有充分的心理准
备:一是不要因为过劳而赔掉了健康,勤奋是美德,搏命是愚昧。创意来自知识的融会贯通才能形成致
富的渠道,非一蹴而就。投机是在冒险,倾家荡产后,再图东山再起,不易啊!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