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7日星期五

35岁退休的鸿图大计

35岁退休的鸿图大计
2009/06/08
线装情结:

●温任平

恐怕自讨苦吃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30到39岁确乎是“有所建立”,在事业
有所建树的10年。但35岁不到就赚够了钱,安排退休,无论怎样说都早了
些。而且最重要的前提是,怎样在35岁赚够钱,经济基础扎实,如果35岁
仍然是“餐餐揾食餐餐有”,银行存款连10万令吉都不足,夸言35岁即从职
场退役,恐怕自讨苦吃。即使35岁手上有了一桶金(100万令吉),退休之
后这100万令吉最多也只能吃个10年8年,没有额外收入,这一桶金很快
就“坐吃山崩”,不可能吃到70岁。

在网络科技狂潮席卷全球的90年代,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是上市科技公司
的CEO,30岁还不到身家已逾亿。那真是世纪末的疯狂现象,这些30岁左右
的科技新贵最常挂在他们嘴边的话是:“我要退休了,也赚够了,我要过自
己的生活。”但真正做到急流勇退,在2000年科技泡沫破碎前全身而退的
人并不多。只有极少数头脑机灵者于2000年正月11日AOL与Time Warner
事件发生后,一叶落而知秋,预见科技危机,赶快套现离场,捞得盆满钵满,
其他年轻的科技大亨,都在泡沫破灭后打回原形,甚至债台高筑。

很难抗拒股市诱惑

股票交易,正如期货、期权买卖是一种“虚拟经济”(Fictitious economy)
,由于人为操作猖獗,它愈来愈不能反映“实体经济”
(substantial economy)的真正状况。追逐快速金钱回报,笃信赚钱要趁早
的人都很难抗拒股市的诱惑。但赚钱快,输钱也快,赚到快钱而能在股海中跃
身而起,跳到岸上,金盆洗手的如凤毛麟角。

1981年到1986年的熊市,中间曾回弹64%,1993年开始延续至1997年的熊
市,甚至强烈回升了91%才全面下滑。过去两个多月来在“熊市牛”赚到钱的
人,宜乎慎。年轻人贪功好胜,以为自己幸运,拿到贴士就下重注,恐怕会
破坏了自己早先拟订好了的35岁即退休享乐的鸿图大计。我想在这儿提醒
股友,大马股市迄今已回涨了超过33%。

我最近与两个客人会面,一为银行高级执行人员,负责货币买卖,他盯住的是
美元、欧元、日元、澳元与人民币。他见我那天刚好放出3000万的美元,
为公司省了一笔亏蚀。40岁上下的人,言谈举止淡定老练,气色红润,有
自信,难得的是十分谦和。他告诉我他浑身上下都没病,健康得很。我以手
诊学看了他的左右手掌,发觉客人的血压有异。他才长叹一声告诉我:“没
有人看得出我的身体出了状况,我的血压是180,严重偏高,我的整个身体
系统联手做着一件事,便是让我的外表看不出有丝毫病症。”我可以想像一个
每天都要买卖货币动辄几千万的金融主管的心理压力。他的EQ、他的“超
自我”(super-ego)想尽办法替他瞒住了五脏六腑,只有血压瞒不住,是血压泄露了他内心的焦虑不安。

心理压力造成伤害

还有一位身兼三职的年轻人,28岁。从钟点佣人、房屋地产交易、游客土产
食品,他都参与。大学时代他从事直销赚了第一桶金,即蜕变成一只经济八
爪鱼,只要有利可图的隙缝,他便往那儿钻(赚)。28岁,才90磅,即40
公斤,肚子凹陷,还没届少壮之龄,已开始驼背。我对他印象深刻,因为他
身披一袭黑色的像大衣的外套来见我,但即使外套如何宽松都无法遮掩他瘦
削的身型。他与我见面握手之际,先得用手帕抹干净掌心的汗(我们在冷气
咖啡屋见面),我起初还以为那是与陌生人见面难免的紧张引致,不以为
意。等到看完了紫微斗数,我顺便观察他的双手时,惊见他两手的生命线、
头脑线、感情线、事业线的纹沟都布满了汗水。客人气血两虚,已经够麻烦了,还有副交感神经失调之象。这是过度的工作重担,心理压力造成的伤害。我想起
那天早上我在吃早餐与卖粉面的容嫂的谈话,我问她:“你的生意那么好,
为什么12点就收档?中午那一轮食客不是更多吗?”容嫂的回答是:“我
早上4时多便起来准备各类食物,中午已很累很累,再做下去,我怕赚到了
钱,却没福份用这些钱。”

能35岁退休固然好,但是得看天时、地利、人和,不要像挤牙膏那样挤逼
自己,把自己的健康挤歪挤瘪。美好的追求不是这样的,金钱不是幸福的同
义词。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