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日星期一

中西医学眉批





线装情结:
中西医学眉批 2008/12/01

●温任平

我对西药有许多疑虑,不喜用西药的原因是西医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调理意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平衡,并非西医的专长——。


最近发奋读了些中医中药的书,年纪大了,真正了解健康的重要,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的道理。我对西药有许多疑虑,不喜用西药的原因是西医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
(不是完全没有)调理意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平衡,并非西医的专长。中医采取的策略许多时候异于西方医学,《金匮要略》是部典籍,第一章第一条是“见肝之病不治肝病”,主张“先从实脾”,先把脾胃功能带上去,肝病即舒缓转好。前面笔者提到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医遇上头痛的病人,却从脚底治疗做起,隔了那么远的身体距离,却往往能够根治。

本文无意吹捧中医中药,贬抑西方医学。我读过不少用古文写成的药材,从药草的功能、作用、疗效,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都用上了,读来像读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套句时髦的语言学用语,“能指”(signifiers)与“所指”(signified)的关系,不同读者各有体会,误读、逾读的
可能性很高。西方的植物学家,生化学者撰写药草的书籍,他们会科学地让读者或研究者知道药草的作用,而这种药草的功能或作用是通过药草临床试验的结果。中医会告诉你甘草是药引能解毒,但多用会令人中毒。植物生化学家会让你知道甘草根可保护胃壁。中医一下笔就在处方上写下10多20种各类药材,有些药草会刺激甚至伤损胃壁,几片甘草下去成了胃壁的“防火墙”。西方植物生化学家留意到甘草会使血压增高,对高血压病患者有危险。中西医学合璧,不仅让人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于用药的成分(多少克)衡量较为审慎。

虚实之辨

前面提到中医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最令人费解可能是“虚实”之辨。药举一例说明,尿太多谓之“实”,尿太少谓之“虚”,尿过多或偏少都得调节肾气。通常膀胱储存尿液至700cc左右即有尿意,讯息传递至神经中枢,如果尿得太多或次数太频,肠管水分相应减少,粪便愈是干燥,大肠每30秒蠕动一次,每次蠕动都用掉一些水分,尿太多肠过干,大便无法排泄就出现严重的便秘。另一方面,如果病人有尿意而尿不出来,那会造成膀胱发炎、尿道发炎诸般疾患,对男性而言,憋尿或尿少会使摄护腺肥大,既不便又痛苦。面对大小便,千万不要相信台湾李登辉老先生的“戒急用忍”,要排出来的代谢废物,给它快些排泄出来吧。

西方医学与中华医学的一些概念有时歧异颇大,对西医而言,呼吸是肺和气管的事,中医认为“呼”与“吸”属于不同系统。“呼”也就是吐气关乎心肺,“吸”也就是纳气系乎肝肾。西医面对哮喘病患者都用气管扩张剂(道理很简单,气管扩大,呼吸就顺畅了),否则就用有副作用的类固醇,舒缓呼吸困难的喷雾剂里头也有类固醇,这种治疗法是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常用类固醇的后遗症可虑。

从感冒到癌症病患,西医都会用上抗生素,即所谓antibiotic。抗生素一进入人体,不分青红
皂白,病菌与良菌一概歼灭,这是为什么服食抗生素,许多病人都开始腹泻的原因。大肠大概有
100兆的细菌,害菌与良菌每天24个小时缠战不休。如果良菌与害菌一起被抗生素杀死,又得不
到及时的调理与酵素的补充,腹泻多日,健康可能恶化。

良菌和病菌的理想比例是80:20,年轻人大肠内的良菌约占60%,老年人只占20%,这说明了何以一般的老年人比年轻人容易出现腹泻、便秘、肌肉酸痛、关节痛、肩膀疼痛,甚至有口臭、体臭等病症的根由。“吃喝拉撒”是生活四大要事,只吃只喝,不拉不撒身体会中毒。留意肝的排毒功能,吃得太多化学品制成的西药会严重伤害到腰肾。肝病分甲乙丙丁戊(ABCDE)5种,这不是本篇短文所能描述的,我只能谈些常识。肝血不足又爱喝冷饮者极易突然抽筋(muscle seizure),喝酒伤肝,尤其是空腹喝快酒,伤害尤甚。肝的排毒功能衰退的病症是经常会头晕目眩,皮肤痕痒,长斑生疮。由于“肝开窍于眼”,肝的功能出现状况,体内毒素渐多,眼睛会出现异状、干涩、眼白带黄、眼屎多,见风掉泪或莫名其妙地泪流不止。

单盲设计

前面提到中医中药经常提到五行的金木水火土,脾胃属土,心脏小肠属水,肝胆属木,肾脏属水,肺属金,把五脏六腑视为一个象征系统。肺属金不能被污染,抽烟是火熔金,金就走样了,这种说法可谓有趣。但西方的植物生化学家已从“单盲设计”的研究方式(即被研究的对象并不知道自己服食的是什么药草),进入“双盲设计”,不仅被研究的对象不懂自己在用着些什么药草,甚至研究者也不知这处方用在谁的身上。在两方面都不知情的状况下,科学家即能祛除先入为主的偏见,让研究成果更客观。

许多学中医的年轻人上了两三年的中医课程,大抵已把握到药材的药性,但对处方时分量却全无把握。之所以会如此,一方面是资深中医师不太愿意倾囊相授,担心“教会徒弟没师傅”,另一原因可能是,即使医术精湛的医师许多时候亦并非凭藉科学依据,而是靠了多年开过无数处方的临床经验,把握到窍门,较有心得体会。中医中药与西医西药比较,知识不够公开,学习者不易。所谓秘方仅在少数“中南海级”的御医或中医教授间流传,那对中医中药的发展恐怕不是个正面因素。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