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0日星期二

以简驮繁再谈中文的特性

温任平
28/08/2000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错觉,即英文是一种知性强,逻辑关系脉络分明的优质语文。中文之强项,乃以简驮繁。作家或各行各业的“文字工作者”,如有这种语文自觉,执笔为文,便不致拖泥带水了。

(1)

翻读林焕彰送给我的三语诗集《孤独的时刻》(《Lonely Moments》),颇多感悟。焕彰兄是龙族诗社的龙头,短诗写得清新隽永,他画得一手出色的水彩,研究儿童文学,对目录学、版本学都有相当的心得。《孤独的时刻》原诗以中文写成,黄国彬英译,Satitchai Limithlaohapunth(即诗人张望)把它译成泰文。

黄国彬是英美文学博士,中英文造诣甚高,本身也写现代诗与文学评论,是当年香港《诗风》月刊的主要负责人,由他来译林焕彰的诗,自然游刃有余。但即使黄国彬了解诗贵浓缩,不宜作解说性的叙述,他也没法摆脱英文语法的桎梧。他译林氏的〈无师〉:

先关门,再走出去
禅或梦或日本俳句
都这样鼓励我

Without a teacher
Close the door before you go out
Zen Buddhism, dreams, and haiku
All encourage me in like manner

英译的意思是“先关门,你再走出去”,多了一个 you(你)字,这首诗的意涵于是被限定在“你”的身上,原诗不注明人称,反而可以把个人的经验提升为普遍的经验。关于这点,我在〈创造性模糊:中文的特性〉一文中已经作了一些阐析,这儿只算是补充,进一步提出佐证。林焕彰有一首广为人知的名作〈芦苇〉,我把原诗与英译抄录于后,方便读者参照:

沉思。
芦花
在秋风中
越摇越


Meditating.
The reed catkins
Grow whiter and whiter As they toss
In the autumn wind

原作的芦花没有点明数量,可以是单数(Singular),也可以是双数(plural),译成英文,catkins 是双数(多数),接续下来的代名词便不能不用they字(它们)来配合。严格来说,英译已改动了原诗的意思,即使这种改动是轻微的,在翻译学而言是可以被接受的。林焕彰原诗的芦花,不标明多寡,非蓄意为之,乃中文之“创造性模糊”使然。

(2)

然则,中文岂非是一种只讲求含混、模糊的劣质语文?

当然不是。许多人都有这样的错觉,即英文是一种知性强,逻辑关系脉胳分明的优质语文。我手上有一部《大学英文读本》是余光中先生当年担任国立政治大学英文系主任时编纂出版后赠送给我的,里头有一段〈李将军列传〉的名句: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汉学家Burton Watson的英译是:
Li Kuang was out hunting one time when he spied a rock in
the grass which he mistook for a tiger. He shot an arrow at the rock
and hit it with such force that tip of the arrow embedded itself
in the rock.Later,when he discovered that it was a rock,he tried
shooting at it again,but he was unable to pierce it a second
time.

司马迁的原文33字,英译70字,篇幅多了一倍有奇,而多出来的37个字,其中有7个是介词(preposition),12个是代名词(pronoun),还有10个是中文不用的a,an,the这些冠词(article)。英文许多时候之被认为“周密谨严”都是由When,which,that,but这些虚字构成的感觉或印象。

回头看〈李将军列传〉的原文,没有这些虚字虚词,事件一样交代得清楚明白。正如余光中说的Burton Watson 是翻译名家,他在中译英时为了追摹原文语气的劲健、明快,尽量撷用音节短促的英文字眼,不过原文的“中石,没镞,视之,石也”8字4组,语势道劲,一气呵成,那种原汁原味,是英译无能为力的。从这角度来看,33个字的原文比70个字的英译还要“周密谨严”。

(3)

余光中在〈论中文的西化〉一文曾从多个视角阐析,英文的精确,有时往往是错觉。他引录小说家欧威尔 (George Orwell)的文章〈政治与英文〉所举的例子,像In my opinion,it is not a unjustifiableassumption that……(以我的意见,以下的假设不见得不能成立……),乍看精确,其实只要用I think(我认为)便够了,不必绕弯迂回到这地步。表面上是精确谨严,实际上是冗长累赘。以简驮繁,乃中文之强项,作家或各行各业的“文字工作者”,如有这种语文自觉,执笔为文,便不
致拖泥带水了。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