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8日星期五

一位日本教授的憂慮

一位日本教授的憂慮
文化空間
星洲廣場
溫任平
2008-01-13 06:14
10月下旬赴廈門大學參加東南亞文學研討會,接應謝川成與我的是廈大的葉寶奎教授。葉先生曾於2006年在馬大語言學系客座,講授音韻學,我與他在談話中討論了一些粗淺的課題,像“撈什子”、“一股腦兒”怎麼唸,很快便發覺自己遇到了高手,不敢造次。在音韻學家面前班門弄斧,後果只有自暴其短。
與葉寶奎數度坐德士往廈門市區走動,每隔不遠就看到黃色的M像兩道金色拱門的麥當勞分店,中國大小城鎮的麥當勞如雨後春筍,一般中國人幾乎在沒有心理抗拒下接受了漢堡包文化。麥當勞文化寖假成了和平崛起的中國一種生活形態,一種品牌認同,一種欲望滿足。
中國的麥當勞文化現象不容輕覷,說得嚴重一些,它是美國文化帝國的擴展,所有的跨國公司都強調員工對公司文化的忠誠與認同,忠於公司比忠於民族與意識形態重要,這是資本主義增殖的方式,消滅地域性和文化壁壘。參與共謀的還有其他的美國飲料、產品與跨國快餐連鎖店,12月3日川成與我坐德士赴北京國家圖書館尋找資料,途中看到好幾個巨大的廣告牌告示:“一年之雞在於肯德基”,這是“一年之計在於晨”的文字口。它企圖改變的是人們的認知方式,對人生的態度。
今日美國的全球性侵略,不一定是伊拉克式的軍事佔領,或委內瑞拉的代理人政治奪權,它可以是經濟的狙擊,文化的滲透。1985年9月美國逼日本政府簽署《廣場協議》,短短數月內,日元與美元的對換率從250日元兌一美元暴升至149日元換一美元。日本出口貿易受到重創,企業家轉而向銀行借貸炒作股票,日經指數於3年內飆升300%,日本股市在1989年12月29日攀上3萬9千815點,驟然面對美國摩根史丹利、所羅門兄弟諸金融機構排山倒海的期貨與期權賣空,日本股市兵敗如山倒。日本經濟於1990年泡沫化迄今17年矣,創傷乃未痊癒。
1998年,另一場狙擊經過精密部署后悄悄展開,先是泰銖受到攻擊,泰國頑抗但迅速崩潰,然後美國主導的國際貨幣組織(IMF)介入援救,乘機收購泰國的核心資產與企業。接下來的其他所謂亞洲經濟四條小龍,無一倖免,都遭到梭羅斯等金融駭客的圍攻,而這些駭客後面的支持者是花旗銀行、高盛公司等金融集團,它們提供槓杆式借貸便利。香港有中國後台加上港府應變靈活,沒有被絞殺,韓國耗盡了全部外匯儲備後,大小企業本已是美國銀行家的囊中之物,但美國顯然低估了韓國人民的救國決心,他們捐獻白銀、黃金,頂住了國內公司的倒閉潮,IMF擇肥而噬的美夢破滅。美國近年來一直逼迫中國人民幣升值,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經濟掠奪無法不痕跡,文化滲透則可以於不知不覺間改變另一個國家社會的形態,思想意識,甚至對世界的看法。
麥當勞、肯德基等連鎖店,賣的不僅是食物,也是美國人的生活方式與文化。2007年12月2日在北京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與哲學系聯辦的《第四屆國際儒學論壇》上,東京櫻美林大學東北亞研究所所長川西重忠教授在提問的時段內,表述了他的憂慮:
“在中國與日本的大小城市,到處都可以看到麥當勞速食分店,我們此刻卻坐在這兒討論孔孟之學。在座各位怎樣看這股來勢洶洶的麥當勞文化?我們怎樣去面對?”
北京人民大學日本儒學中心主任林美茂副教授負責翻譯。那時已屆中場休會用茶時間,我舉手要求發言,主持人只給我一分鐘回應:
“麥當勞文化,還有加上早已侵入我們生活的可口可樂文化,只是飲食文化,屬於器用文化範疇。儒學是精神文明,是核心文化。本屆研討會討論的是‘哲學’與‘經濟’,這兩個詞都挪用自日文。中日文化有不少共通處,面對西方文化霸權的壓力亦相似。”
我的話只觸及問題的皮毛,從古代的青銅陶器到現代的汽車飛機,這些器用文化蘊藏了多少思想心得與精神文明?器用與精神怎可截然二分?
中國近年來面對沛然莫之能禦的商業大潮,著名的學府像上海清華大學辦儒學、國學班,每週上課兩天,每年學費3萬2千人民幣;武漢大學的儒學班收費也要2萬人民幣。學員以公司老板、行政高層人員為目標。研讀孔孟朱王或經史子集不重要,重要的是聯誼,來自不同企業的人有機會共聚另創商機,同時也為自己的頭上加上一環學術的光暈。
日本對傳統的維護,也有不少缺憾。日本文化傳統往往神道化,以神龕方式供奉,瀰漫神秘抑且詭異色彩,而非去蕪存菁的文化再創。日本的文化生產,極其西化,從服裝到建築設計,走的是歐美格調。專研日本文化的三好將夫指出:“日本在經濟上屬於第一世界,文化方面卻仍屬於第三世界。”他感慨“日本國富強,日本人貧窮。”這都反映日本在維護文化傳統方面,面對的困擾不少。我對川西重忠教授的回應近乎粗糙。中日如何讓文化傳統在現代化的過程仍能保存其“原質本真”(authenticity),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楚的。
星洲日報/靜中聽雷.溫任平.13/01/2008

没有评论: